商居游混杂街区更新:多元共栖更需多元主体共治
栏目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4-05-08
 为推进打造“10分钟社区生活圈”,2023年黄浦区推动65个“一街一路”建设项目在10个街道开展。“一街一路”,指的是一个街道打造一个街区和一条示范道路,作为城区精细化治理范本。黄浦区拥有上海历史最久的中央商务区,各个街道内有不少历史风貌区、旅游热门目的地,商居游混杂是常见现象。  在紧邻中央商务区的老社区,商居办功能高度混合,更新后常常发生业态升级快,环境嘈杂拥挤、生活成本抬高、社区空间被压

  为推进打造“10分钟社区生活圈”,2023年黄浦区推动65个“一街一路”建设项目在10个街道开展。“一街一路”,指的是一个街道打造一个街区和一条示范道路,作为城区精细化治理范本。黄浦区拥有上海历史最久的中央商务区,各个街道内有不少历史风貌区、旅游热门目的地,商居游混杂是常见现象。

  在紧邻中央商务区的老社区,商居办功能高度混合,更新后常常发生业态升级快,环境嘈杂拥挤、生活成本抬高、社区空间被压缩等问题。因此如何共同栖息,需要智慧。

 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实地调研被称为“中央商务区的复合社区”的外滩街道山东北路街区(以下简称为“山北街区”),并梳理了“一街一路”中其他6个典型的商居游混杂街区的更新方式后发现,提供可容纳多元主体使用的公共空间是多元共栖的主要基础;但空间之外,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共栖,设计更新做加法,不如社会参与主体做加法,达成理念与模式上的共识才是共栖本质。

  黄浦区“一街一路”的示范区中,不少社区因地理位置的原因,面临着同一个更新命题:位于市中心人流密集处的老城厢社区该如何更新改造?

  通过梳理多个“一街一路”更新项目后可发现,公共服务功能与公共空间的增设,是共栖的基础。

  居民服务升级需求较大的社区,更多着力在公共空间的挖掘与打造上。例如,淮海中路街道在寸土寸金的新天地开辟出一块近5000平方米的口袋花园,这本是停放车辆的空地,但周边居民希望在家门口有绿色景观,“追梦园”由此改造成,也成为周边白领和游客的喜爱之地。街道工作人员曾表示,随着周边商业商办的日益繁荣,街道的服务主体已发生变化,白领占比已近50%。

  在聚集了较多金融机构的小东门街道,则在南外滩景观平台下设置党群服务站,增加体育、文化、休闲等功能,以此服务周边的白领、骑手、快递员和环卫工人,同时推出短驳车“南外滩金融直通车”,日均服务人群达2000余人次,填补办公到地铁站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当然,以上案例存在于存量空间足够的社区对于更新,对于更新空间有限的社区来说,则需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更多主体的使用可能性。

  山东北路串联着宁波路、北京东路和天津路三条热闹的马路,以其为中轴的山北街区有八个街块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山北的居住、商办密度显著提高。同时,随着南京东路商圈和苏州河岸更新,人流量(服务社区的外卖骑手、游客)上升,出现了道路、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承压和公共活动空间不够的问题。

  像外滩街道很多窄马路一样,山东北路车行道路不可改变宽度,不能简单地向外拓宽人行道。于是,台阶、平台的精细化设计成了落地方案。通过减少台阶、“加绿”“加座”、替换透水铺装材料等微调,让沿街面空间“可停留”。

  更新后,增加了不同人“使用”街道的机会,重塑了街道的生机。即使常有骑手、车辆经过,行人和居民仍然能在此获得安静落座的机会。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观察到,在阳光较好的白天,街边座位颇受欢迎,学生在上下学路过时会坐下休息片刻,街区老龄居民会来此晒太阳,平台上几个五金店商铺的店主会外摆座椅。游客、居民、商户在此停留并互相观看,形成“街道眼”,让街道更安全,也让该区域成为社区的“公共客厅”。

  2023年12月某个工作日上午,山东北路前坐在街边的当地居民、行人和沿街商铺。 本文图片均由 吕正音图

  山北小区“云之丘”口袋花园中,一位居民正坐着打毛衣。左侧是车辆川流不息的河南中路和行驶中的骑手。

  可见,在有足够空间进行更新时,根据各人群需求建设配套设施,升级社区服务,是喜闻乐见的更新方式;而面对有限的更新空间,兼顾多方主体使用方式的公共空间,是更集约而高效的更新手法。

  当更新空间有限时,另一种做法——业态“升级”——也是常见提案,而这就会涉及到不同人群的不同利益。对山北街区的调研显示,实现公共空间的多元共栖是基本方法,而在观念和模式上达成的共栖,才是本质。在商居游混杂街区,“业态升级”的核心,是更新理念的“升级”。

  山北街区的更新过程,即是在众口难调间寻找平衡。例如第一轮更新方案中让沿街底层商铺升级搬迁的规划,就因遭到近十家五金商户的反对而取消。

  山东北路北侧的北京东路,是上世纪全国著名的“五金一条街”。1999年,北京东路被市商委命名为上海市十大专业特色街之一。有着万国五金市场、电机元器件零配件等专业市场。

  “中国其他地方没有的仪器零件都能在这买到,可以用来自己组装电视机、家具等各类产品。”一位山北居民向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回忆道。2017年起,北京东路开始更新,产权方逐步清退了一半的五金商铺,并引入世界知名品牌体验中心、文化类等高端服务业业态。如今,山北街区仍保留多家营业超过30年的五金老店。

  在听取五金店商户和居民意见后,山北街区最终没有清退沿街商户,而是在沿街商铺的二楼开辟社区服务空间。

  这看似夹缝中的选择,是对“共栖”理念的尊重。作为外滩街道“一街一路”的重点项目,山北街区2023年因“体现复杂环境下的共栖”进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优秀案例。

  同时,澎湃研究所研究员梳理其他“一街一路”更新案例发现,“商居共治”已是共识,不同的街区、社区用不同的方式,保证了这一社会参与的“加法”。

  不少社区推出了商居共治的相关规约与联盟组织。例如,豫园街道位于老城厢文庙旁的福佑路,围绕“独具东方神韵的商旅文融合社区”宗旨,发布首个来自街区商业治理的自治规约《福佑治理联盟规约》;瑞金二路街道南昌路三年前就成立了“南昌路跨界自治会”“南昌路街区全域联动治理机制”;半淞园街道的西凌家宅路成立“西凌家宅路商居联盟”,协调业委会、物业公司、沿街商铺和居民需求。

  也有社区用公益改造小店的手段,代替了以往提出搬迁的粗暴方式。在五里桥街道的淡水路项目中,通过辖区企业出资、设计师出力,街角三家二十多年的小店得以改善空间环境,在店门口安装了方便老年居民进店的坡道与扶手等便民设施,进一步拉近居民与街铺的关系。

  通过调研与案例梳理,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认为,城市中心的多元主体在复杂环境下实现共栖,关键在于对人的关切,空间最终是给人使用。

  公共空间的更新是共栖的基础表现,它不仅能让附近的居民拥有更舒适的新“会客厅”,也能让新来者,如附近办公白领、服务人员甚至游客等,拥有对此地的归属感;而业态上的更新,则应关注已和社区形成紧密互惠关系的人群。